首先是一下KTM就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康宇,叫着多年不曾呼唤的花名。接着和坤豪、尼古拉斯集合后,就拼命交换着彼此中学同学间的资讯。某某已经去了新加坡,某某终于回到怡保工作,某某已经和中学时的情侣分手,就这样一路八卦到家。
在“蔗水”的婚礼上,我们和许多多年不见的朋友相聚,彼此交换着工作和联络资讯,也交换了一个年代的回忆。十年岁月这样匆匆而去,男生继续向横发展,女生却越来越苗条漂亮。最感触的是康宇拿着11年前我担任主编编辑的“班刊”,到处找人签名纪念这难得的重逢。当年的“童年稚语”,现在看起来觉得很可爱!
说笑间,突然发觉原来我为很多人安上的“花名”,竟然得以“流芳百世”,搞到很多人的真名都被遗忘了,留下的只是朗朗上口的外号!要记起当事人真名字还真是困难,罪孽,呵呵~~
最让我觉得不解的是,当年的许多好友都选择回到怡保工作了,尤其是那班“药剂师”女生团。不然就是“嫁”过去新加坡了。或许我的野心比较大,不甘心回乡安定下来吧?
隔天早上,和尼古拉斯家人尝了美味的怡保点心后,便绕过去探望我们的母校培南国中。



从校门走到市中心,将会看到近打河。河流依旧在,景物却改变很大;变得整齐了,也商业化了。

狭隘的的校门前多了这块“招牌”。

想当年,我第一天转校来培南,就是在这棵树下排队等候上课的。在这里,我肯过了中国历代历史演义,也跟《水浒传》打过交道。那个石凳,竟然还完好无缺!

超级拥挤的食堂,让我们在下课时总不能安心进食,需要和1000个学生一起站着吃。开始有点怀念那档十年不变的猪肠粉、补习前总爱光顾的Kacang Putih、还有省了一个星期钱才舍得买的Hamburger。
离开前,突然看到一句和改编自台大校训的话,“今日我以培南为荣,明日培南以我为荣!”耳边突然想起冯老师在毕业前对我的声声叮嘱。我该如何回报母校?
*阴差阳错,我们回去吉隆坡前,又让我在咖啡店碰上了3年不见的副校长Karen。退休后的她风采依旧,只是掩不住岁月的痕迹。我们都长大了,老师们却长老了。